董其昌摆脱习气的现身说法,自身擅长的,宁可少,不能多
书法学习的过程,经常会沾染太多习气。习气太重往往会拉低书法的品级,而要写出个人面貌最难的莫过于脱离习气。
习气,几乎人人都有,只是多与少,大于小的问题。董其昌曾经在《画禅室随笔》中就提到过,“所以离者,非欧、虞、褚、薛诸名家伎俩,直欲脱去右军老子习气,所以难耳。”看看,书圣王羲之也是有习气的。当然这里的“习气”并非是贬义词,不能这样望文生义。
【资料图】
董其昌白羽扇赋局部
按古汉语的规矩,这里的“习气”只是形态的意思。王羲之的习气在于他“王谢子弟”的那种不端正,而这种不端也正是他“爽爽之气”所展现出来的优点。
习气本是佛教用语,是烦恼的残余成分。后来衍生出“习性”、“不好的习惯”之意。在书法中几乎成为专业术语,一般是书写方面,由于精熟,而至于滥用。
董其昌 法卫夫人册
习气的形成,你可能会感到意外。每个人习书往往都会有自己的所长,或于用笔处用力得法,或于结体时棱侧易生。而人们往往在自己擅长的方面更愿意操作,这样时间长了,往往会有很多偏重。
比如用笔得力者,会越用越大,结果把遒劲变成了野俗。还有点画妍美者,更把心力灌注在姿势上,从而影响笔力的发挥,使墨迹更加少力。
董其昌书扇页
国学大师曾仕强解释过,优点就是缺点,缺点就是优点。只不过就是阴阳两极的来回转化罢了,优点用过了头就是缺点;缺点到了极点也会变成优点。
那么怎样避免使自己沾染习气呢?清朝的朱和羹在《临池心解》中给出了答案。“惟思翁用力之久,如瘠者饮药,令举体充悦光泽而已,不为腾溢。故宁见不足,毋使有余。”
董其昌书扇页
朱和羹说董其昌是这么做的,他也是在他擅长的地方一直用功,不过,他的方法就像久病而身体虚弱的人用药一样,能让浑身精神焕发、光亮滋润就可以了,不能一下子用药过度。因为久病体虚之人脾胃也虚弱,过多的补养反而会使身体承受不了。所以不沾染习气的方法就是越是擅长的,运用时越不要用到极点,最好是让它有一点点欠缺。
由此看来,要想没有意思,一定要约束自己,从书法学习的开始就把习气摒弃在外。要摒弃习气,就要能够判断自己可能要出现哪种习气。
董其昌书陆畅诗轴
有的人书写稳,这就容易落入“滞”的习气。行笔滞留,就会造成点画臃肿,呆板的现象发生。这就要求自己书写时,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太慢。适当的提高书写速度,使该速则速,该迟则迟。
如果是起笔飞快的人,书写时,就会有浮滑的习气。这时最重要的是放慢速度,压住笔锋,使笔力入纸,点画当然就会沉静不浮。
收笔快的,容易生成断笔;收笔太慢,又有描画之嫌,使点画拖泥带水,不利落。同样,起笔太慢,也会造成点画软糯;起笔太快,容易使锋芒毕露。
董其昌书扇页
今天人们习书,有一个最大的问题。这个非常不好的习气一定要改变,否则就算临遍了古帖,也不可能领会书法的真意。自从硬笔出现后,我们学习书写都是从硬笔开始的。几乎每个人都擅长运用硬笔,初学软笔,也会把软笔当成硬笔来用。这就造成了对毛笔运用不得法,不能体会到毛笔的特性。
所以初学者,在练习用笔时,最好找一个内行的老师学习执笔,摆脱硬笔的手感。虽然用硬笔的手感可以让点画获得力感,却会失去软笔最为重要的弹性。没有弹性的笔写出来的字,便没有软笔书法的艺术性体现。
相关新闻
- 董其昌摆脱习气的现身说法,自身擅长的,宁可少,不能多
- 荣耀传递!技能工匠为大运健儿颁奖!
- 蓝水翡翠冰种有棉
- 四部门发布公告: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将获税收优惠
- 高质量发展“年中考”丨度假区:打造产城融合样板区 构建城市度假新“潮”向
- 云顶之弈13.14版本正式服剑魔加强了什么
- 地震预警手机怎么设置 地震预警如何设置
- 嘉兴海盐警方通报“男子小区内坠楼”:从自家阳台坠落,排除刑事案件
- 长春男科医院医生浅谈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常见症状
- 蓬安县农机局(关于蓬安县农机局简述)
- 今日英镑对人民币汇率(2023年8月4日)
- 华为nova8se手机怎么样(华为nova8se手机怎么样值得入手吗)
- 【中超】金洋洋送礼曼佐基传射 大连人2比1申花
- word怎样自动生成目录页码_word怎样自动生成目录
- 《博德之门3》技能ampamp出身作用介绍
- 阿根廷发生6.1级地震 震源深度590公里
- 两名群众刷单被骗,琼海公安及时阻断避免损失41500元
- 中国工商银行外汇牌价(如何查询中国银行实时外汇牌价?)
- 冬瓜和它才绝配,知道的人不多!夏天使劲吃,清热解暑,利尿排湿
- 东北红玉是什么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