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到一个月,福建舰露出两条弹射轨道,网友猜测动力强过美航母
继7月初,福建舰拆掉一个弹射轨道施工棚后,近日有照片显示,福建舰又拆掉一个工棚,这意味着福建舰距离海试又更近一步。
随着福建舰的消息越来越多,有网友对其搭载的动力系统进行了猜测,普遍声音认为,福建舰的动力会强过美国福特级航母。
虽然福建舰是中国的第三艘航母,但外界对其弹射系统更感兴趣,因为这决定了福建舰在服役后的实际战力。然而,自福建舰下水以来,甲板上一直有三个长条工棚,覆盖着弹射装置,导致人们无法观察到这一关键装置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而现在福建舰不到一个月时间,连着露出两条弹射轨道,让外界十分惊喜,甚至有分析认为,再过一个月,第三条弹射轨道也会和大家见面,届时将会马上进行海试,为尽快入列做准备。
日本评价福建舰
福建舰目前不仅是国人关注的重点,其他国家也对其十分关注,甚至福建舰还没海试,日本方面就分析起了福建舰的实际战力,其认为战力应该不输美军福特号。
日方认为,就舰载机数量而言,福建舰或许可以搭载80架舰载机,福特号航母可搭载85架舰载机。尽管数量上少了5架,但福建舰的弹射系统能够缩小中美航母的战力差距。
另外,日方预测福建舰将会在明年加入中国海军。日方强调,这一判断是基于对中国造船实力和福建舰相关消息的综合考量。如果福建舰确实能够在明年服役,这将再次证明中国在航母建造方面的实力,已经远远领先于美国。
毕竟,美国最新福特级航母的首舰,从下水到服役用了长达4年的时间。因此,如果福建舰在明年服役,将比美国少花两年时间。
福建舰动力强过美航母
还有声音认为,福建舰作为我国的新一代航母,在性能方面可以媲美美军福特级航母。
理由在于,尽管美国的第二艘福特级航母“肯尼迪号”的下水舾装时间,比福建舰早了至少3年,但目前该航母的电磁弹射轨道工棚仍未拆除。这说明中国在舰船建造方面的效率,不仅高于美国,也意味着电磁弹射器的质量和可靠性,远超过美国福特级航母。
因为毕竟美国已经服役的福特号航母,使用的就是电磁弹射技术,理论上该技术对美军来说已经相当成熟。所以在第二艘福特级航母上安装这一技术的进展应该更快。然而现实情况却是,福建舰再次走在了美军前面。
此外,这也间接证明福建舰的动力系统比美国的福特级航母更强大。因为美国福特级航母的排水量达到了10万吨,使用的是核动力,而福建舰只是排水量达到8万吨的常规动力航母。但是它们都使用了电磁弹射系统。
可电磁弹射系统对能源需求极大,一般来说,只有核动力航母才能满足这种能源需求,而福建舰却可以通过常规动力,实现与核动力航母类似的功能。显然,福建舰在动力系统方面更加先进。
中国三艘航母只是开始
或许有人会说,既然福建舰性能如此强大,那中国海军会不会只装备目前已知的三艘航母,不再去发展航空母舰。对此,央视给出答案称,鉴于中国海洋面积广阔,目前仅有的三艘航母,无法满足中国海军的需求,因此未来将会建造新的航空母舰。
至于中国有没有能力建造更多航母,在这一点上,美媒就强调称,中国造船工业的产能是美国的200倍。中国一个造船厂的产能,就已经超过了美国全部造船厂的总和。
很显然,在美方眼中,中国是有能力建造更多舰艇的,当然其中也包括航空母舰。所以现在已知的3艘中国航母,对我们而言,还只是开始。
总的来说,其实不论外界如何分析,我国发展航母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国防能力,尽可能推动中国海军向“深蓝”方向发展,并非出于威慑其他国家的目的。
这与美国有着根本区别,美国确实在航空母舰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,但是美方利用航母经常做出一些破坏地区稳定的举动,国际社会对此是非常抵制的,因此这也是大多数国家对美国航母没有好感的主要原因。
相关新闻
- 不到一个月,福建舰露出两条弹射轨道,网友猜测动力强过美航母
- 抚顺西露天矿:生态修复换新颜
- 全新北京BJ40将于成都车展开启预售
- 国立大学研究生(国立大学授课型硕士和研究型区别)
- 南京聚隆(300644)周评:本周涨4.00%,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出757.07万元
- 俄罗斯内务部宣布限制国际刑警组织在俄权限
- 双碳晚报 |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系统上线运行 欧盟公布碳关税过渡阶段实施细则
- 阿联酋航空头等舱商务舱宝格丽洗漱包换新
- 8月18日生意社棕榈油基准价为7740.00元/吨
- 攸县:“家校社共建共育” 暑假办学结硕果
- 广西利用外资最大项目签约,4.65亿欧元要做哪些事?
- 谁是晚清时期最早在紫禁城中剪去辫子的人?
- 浙商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3000亿元
- 男队竞争激烈 老将实力犹存
- 罗马诺:米兰签约佩莱格里诺谈判进入深入阶段,个人条款已商定
- 皖新传媒:8月17日获融资买入628.93万元,占当日流入资金比例18.49%
- 松井股份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 拟募资6.2亿元加码汽车涂料
- 飞行+二次元,这款动作游戏能满足玩家的“飞天梦”吗?
- 浙江长兴:古宅开蒙礼
- 首期“碳讲堂”回应“时代之问”:绿色建筑如何点“碳”成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