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助县加快农田残膜回收进度 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世界微动态

2023-02-21 18:31:57来源:青海省农业农村厅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,打造“天蓝、地绿、水清、空气清新”的人居环境,保护农业生态环境,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,近年来,互助县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以实施农田残膜回收项目为抓手,按照“政府主导、站点回收、群众参与”的工作思路,统筹推进农田残膜回收利用工作。

一是广泛宣传农田残膜危害。大力宣传农田残膜危害土壤、污染环境的严重性,深化人们对残膜危害的认识,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。倡导农民积极使用厚度大于或等于0.01毫米的地膜和无毒、无害、无污染的可降解地膜。坚决杜绝厚度小于0.008毫米的超薄地膜、劣质地膜、掺假地膜进入田间。在农作物收获后,集中回收再利用。严禁私自焚烧、掩埋、丢弃废旧农膜,造成农田二次污染。

二是全面加强回收体系建设。全县16个乡镇设立35个回收站(点),按照“覆膜面积与用膜量、回收残膜面积与残膜收集量、残膜交售量”三个指标相互适宜、相互印证、相互制约的“三个双约束”机制,建立以回收站点集中回收、使用者捡拾回收、企业加工利用的回收体系,确保全县农田残膜回收利用体系实现“三有”和“三无”,即:“有回收网点、有回收服务组织、有回收企业”和“田间地头无裸露残膜,村庄、林带无飘挂残膜,无随意焚烧、填埋残膜造成的二次污染”。

三是全力推进农田残膜回收。近日,依托各乡镇回收站(点),力争做到应收尽收,上交必收,加快农田残膜回收进度,助力农业绿色发展。截至2月20日,西山乡、塘川镇、五十镇、威远镇的农田残膜回收量604.1吨。

(责任发布:赵玉冰 实习)

关键词: 二次污染 回收利用 大于或等于

上一篇:“文物守护在行动”系列短视频推介(十四)|环球报资讯
下一篇:最后一页